信息來源: 深圳建筑業協會 信息提供日期:2008-01-21 瀏覽:5152
貫徹實施勞動合同法,切實構建和諧建筑業
--市建設局建管處處長在實施勞動合同法報告會上的講話
建筑業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是吸納城市就業人員和進城勞務工的主要行業(有關數據)。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農村城市化的快速發展,建筑業從業人員面臨較大的就業壓力,建筑業勞動關系日趨緊張,拖欠勞務工工資現象時有發生。依法規范勞動用工,保障企業的正當利益和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是確保建筑業科學發展、切實構建和諧建筑業的一項重要工作。
一.充分認識制定《勞動合同法》的重要意義
第一,是尊重勞動,保護勞動者的重要舉措。《勞動合同法》通過對勞動合同的訂立、履行、解除、終止等作出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和我國國情的相關規定,在尊重用人單位用工自主權的基礎上,要求用人單位必須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規定用人單位必須全面履行勞動合同,引導用人單位合理約定勞動合同期限,規范用人單位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行為,要求用人單位在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時必須依法支付經濟補償,從而在勞動者十分關心的這些問題上,有效地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第二,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勞動是人類社會最基本的社會活動,勞動關系是最基本的社會關系,所以,以人為本,重要的是要以勞動者為本;社會和諧,重要的是勞動關系的和諧。勞動關系和諧穩定,是保證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秩序、促進經濟社會和諧發展的前提和基石。在勞動關系中,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一方面有共同的利益,另一方面又有不同的利益需求,是一對既統一又對立的矛盾共同體?!?SPAN lang=EN-US>勞動合同法》在維護用人單位合法權益的同時,側重于維護處于弱勢一方的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以實現雙方之間力量與利益的平衡,從而促進勞動關系和諧穩定,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
第三,是完善勞動保障法律體系的重要舉措。勞動合同在保護勞動者各項勞動保障權益中發揮著關鍵作用。勞動合同一方面可以從形式上確立勞動關系,從而為勞動者獲得勞動報酬、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等各項法定權益奠定了基礎;另一方面又從內容上具體約定了勞動者的工資、工作內容、工作時間等權益,從而為勞動者實現和保障自身的權益提供了依據。勞動合同的重要性,決定了《勞動合同法》在勞動保障法律體系中處于基礎地位,這不僅可以直接維護勞動者的勞動合同權益,而且還可以起到間接維護勞動者的其他各項勞動保障權益的作用。由此可見,《勞動合同法》的出臺,標志著我國在完善勞動保障法律體系方面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二.認真學習,深入研究,準確把握《勞動合同法》的精神實質
《勞動合同法》是我國在對勞動關系現狀以及發展趨勢作出準確判斷的基礎上,科學制定的一部重要勞動法律,既是對我國現行勞動法律制度的繼承,又體現了新時期新階段的鮮明特點,內容豐富,體系完整,在貫徹落實工作中,要認真加強學習研究,準確把握精神實質。
第一,在保護勞動者就業權益方面有新突破。為了促進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長期穩定的勞動關系,提高勞動者就業的穩定性,《勞動合同法》從勞動合同訂立、履行和解除等方面作出了強制性規范。
第二,在明確用人單位法律責任方面有新突破。為保證勞動合同制度在各類用人單位切實得到執行,促進用人單位嚴格遵守法律規定,保護守法企業的積極性,《勞動合同法》加大了對用人單位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
第三,在保護用人單位合法權益方面有新突破?!秳趧雍贤ā吩趯趧诱邔嵭袃A斜保護的同時,對保護用人單位合法權益、促進用人單位健康發展給予了必要的關注,作出了相應的法律規范。
第四,在健全勞動關系協調機制方面有新突破。為了健全勞動關系協調機制,促進勞動關系和諧穩定,《勞動合同法》不僅立足于調整勞動者個人與用人單位之間的勞動關系,重點對勞動合同的訂立、履行、解除和終止等作出了全面、具體的規范,體現了對勞動者個人權益的保護,而且從調整集體勞動關系和社會勞動關系入手,對集體協商、集體合同制度和協調勞動關系三方機制進行整合,從而形成了從微觀到宏觀多層次的勞動關系協調制度體系(動員會市長講話),。
第五,在確定事實勞動關系方面有新突破?!秳趧雍贤ā访鞔_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即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改變了《勞動法》以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作為建立勞動關系的主要標志的做法,較好地解決了用人單位不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帶來的問題,有效保證了與用人單位存在事實勞動關系的勞動者享有勞動法律規定的各項權利。
三.貫徹實施《勞動合同法》,切實構建和諧建筑業
在過去的幾年里,全國集中開展了清欠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根據各建設主管部門的統一部署,我局高度重視解決建筑業欠薪問題,做了大量工作,據統計:截至目前共處理了拖欠建筑勞務工工資案例1070宗,追回拖欠工資21887.76萬元,涉及建筑勞務工人數22650人。通過長期的清理拖欠建筑勞務工工資工作實踐,我局雖然為一部分勞務工爭取到了合法權益,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建筑業緊張的勞動關系,但我們又深感憂慮,由于受歷史、政策、體制、發展等原因的影響,建筑業欠薪形勢依然十分嚴峻,現在的做法基本上是在忙著堵漏,治標不治本。
《勞動合同法》以社會公平正義為價值追求,堅持“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構建和發展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的立法宗旨,堅持促進用人單位發展與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統一,堅持增強勞動者就業的穩定性與保持勞動力市場活力的統一,充分體現了科學發展、共創和諧的思想,對解決建筑業欠薪問題,緩解建筑業勞動關系,最大限度地調動企業和勞動者的積極性,確保建筑業的科學發展和構建和諧建筑業具有重要意義,必須予以堅決貫徹落實。
第一,各企業一定要從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構建和諧社會、維護社會穩定的政治高度,進一步提高對學習貫徹《勞動合同法》重要性的認識。當前,可能會有企業存在一種錯誤觀念,認為新的《勞動合同法》的實施將會給大大增加企業經營成本,因此采取各種各樣的措施或方式,企圖規避法律。我們認為,這些都是屬于錯誤的意識和做法,這不僅不符合《勞動合同法》的規定,而且可能會更加容易激化勞務工和企業的關系,造成企業更大的損害。事實上,深入貫徹落實《勞動合同法》,營造和諧穩定的勞動用工關系,不但能夠維護工人的合法權益,而且也是有利于企業的發展壯大。這就是我們經常所說的實現企業經濟效益與工人合法權益的“雙贏”結果。
第二,全力配合勞動保障部門和各級工會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普法宣傳工作,組織職工深入學習《勞動合同法》,全面把握《勞動合同法》的精神實質,為貫徹落實《勞動合同法》奠定認識基礎。
第三,建筑業協會要協調組織企業做好《勞動合同法》的貫徹落實工作,可以舉辦各種培訓班,聘請專業法律人士宣講《勞動合同法》。各企業要提前做好準備工作,制定科學合理的工作方案,培訓工作人員,成立工作班子,做好企業內部的解釋和教育工作,統一企業職工思想,以求積極穩妥地貫徹落實《勞動合同法》。
第四,各施工企業應當嚴格貫徹執行建筑勞務分包制度。近年來,由于勞務市場不規范,建設領域拖欠農民工工資、侵害農民工合法權益現象比較嚴重,在全國各地造成了大量的農民工上訪和惡性事件,嚴重影響了社會穩定。造成拖欠的原因,主要是“包工頭”非法用工、違法勞務分包。為了進一步規范建筑行業的勞動用工關系,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根據建設部、省建設廳的統一部署,我局從2006年10月份開始在全市范圍內逐步推行建筑勞務分包制度。各施工總承包、專業承包企業要嚴格執行建設部和我市有關建筑勞務分包的政策、規定,對于二類及以上的政府和社會投資工程中的地基基礎和主體部分,必須要將所承包建設工程中的勞務作業分包給有資質的建筑勞務企業,不得掛靠分包給無建筑勞務分包資質的單位和個人,并應當敦促建筑勞務企業與勞務工依法簽訂勞動合同。
第五,各企業應當根據《勞動合同法》的有關規定,建立健全勞動用工制度?!秳趧雍贤ā穼τ谝幏队霉りP系都有很多新的規定和精神,待會還有兩位律師將作更加詳細和精彩的講解。在此,我想管理工作的實踐談些看法:目前,我市正在推行建筑勞務制度,但是,最近我們發現有部分工程雖然名義上采用建筑勞務企業,實際上仍然是層層轉包、非法用工問題仍沒得到解決。因此,必須再次強調,各施工企業,特別是建筑勞務企業,一定要根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建立健全企業內部管理制度,規范勞動用工關系,防止變相的轉包掛靠。我們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也將會同勞動行政主管部門,進一步加大查處力度,對于發現有違反《勞動合同法》及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的企業,我們將堅決從嚴處理,決不手軟。
當然,在積極貫徹執行《勞動合同法》的過程中,一方面,我們必須強調企業要守法經營,對違法企業要堅決查處,加大違法成本。另一方面,我們也會采取相應政策措施,積極扶持企業的發展,特別是我們的建筑勞務企業和勞務市場的發展。對此,我們也有一些考慮:
一是建立健全我市建筑勞務分包制度,正在制定《深圳市建筑勞務分包管理暫行辦法》,以促進建筑勞務行業的健康發展。
二是利用資質審批權,積極培育一批本地建筑勞務企業,壯大勞務隊伍規模,適應勞務分包的需要;
三是協調造價管理部門,及時發布有關勞務指導價格,客觀反映市場行情;
四是逐步在全市建設工程承發包中強制實行建筑勞務分包制度。從今年9月1日開始,我市已經開始在二類以上政府和社會工程中強制推行建筑勞務分包制度,并實行辦理施工許可前勞務分包合同備案制度。下一步,我們將逐步將強制實施的范圍擴展到所有建設工程領域。
五是針對勞務企業有關納稅政策問題與稅務部門協商溝通,應合理界定總包與勞務分包的納稅政策。
六是推行業誠信管理制度,即將出臺誠信管理辦法,開展行業誠信評價工作,優化市場競爭環境。
七是完善招標投標制度。正在抓緊出臺的67號文件升級版,比如最低價中標問題,公平與擇優問題等。我們相信,隨著招標投標制度的進一步完善,建筑市場惡意低價競爭的問題將逐步得到改變,對于完善建筑勞務分包制度也將起到促進作用。
八是加快推行勞務工“平安卡”制度,強化勞務工培訓,提高勞務人員素質。
2007年1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