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來源: 幸福福田 信息提供日期:2020-08-26 瀏覽:534
2020年
深圳經濟特區40歲
福田區30歲啦!
福田區委區政府
先行先試、新招頻出
氣勢如虹吹響了
高質量發展集結號
為助力擬上市梯隊企業沖刺“最后100米”, 福田香蜜湖加速器正式啟動,加速產業資源與金融資源的創新融合;
為迎接創業板注冊制落地,國內首個“智慧路演中心”在福田揭牌,中國資本市場進入“智慧路演”時代;
為獻禮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福田區委區政府推出健康、優教、善育、頤養、安居、樂業、環境、關愛、擁軍、文體十大“民生福禮”,發放了33項惠民舉措;
......
站在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關鍵節點
“30而立”的福田
躊躇滿志、風華正茂
福田區委書記鄭紅波表示
福田區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先行示范區上勇當排頭兵
以更加昂揚的奮斗姿態邁向新的三十年
勇當尖兵,建設
社會主義現代化典范城區
今年,是福田建區三十周年。
在黨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堅強領導下,歷屆區委區政府領導班子帶領全區上下銳意進取、不懈奮斗,書寫了從“水田灘涂”蝶變為“深圳CBD”的生動傳奇,開辟了從“上步工業區”蝶變為“金融+科技+文化”現代產業體系的嶄新天地,走出了從“解決溫飽”蝶變為“首善之區、幸福福田”的康莊大道,建成了深圳這座國際化創新型城市的行政、金融、文化、商貿和國際交往中心。
福田三十年的發展,成績斐然。連續13年,福田地均GDP和地均稅收均領跑全市各區!78.66平方公里的轄區面積,2019年GDP達4546.5億元,從效益指標看,福田區地均生產總值57.80億元/平方公里和地均稅收23.21億元/平方公里均領跑全市各區。
更難能可貴的是,作為名副其實的人口大區、經濟大區,福田區不僅集約化發展水平遙遙領先,還是全國唯一榮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稱號的中心城區,更是全方位立體化普及健康生活的健康城區。在78.6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推窗可見綠”“出門就進園”成為中心城區的特色,摩天大樓鱗次櫛比與碧空如洗、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為伴;在78.6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2019年,福田區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已連續5年穩居全市第一,福田人的健康素養正節節攀升。
對歷史最好的致敬,就是不斷創造新的業績。
作為福田最重要的支柱產業,福田金融的輝煌藍圖敢于對標國際、叫板一流。目前,福田正加快推進香蜜湖新金融中心建設,建設深圳國際金融區;吸引大灣區高端金融資源集聚,引進一批具有代表性和國際影響力的全球金融機構總部;加快金融優質資源集聚,進一步步履堅定地走高質量增長、內涵式發展道路。
發達的交通,是福田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巨擘。根據規劃,福田正優化構建“一核一軸兩翼”空間格局。以深圳CBD為核心,以“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中心區-梅彩”軸線為基礎,北向對接龍華梅觀科技創新走廊,鏈接東莞,南向延伸連通香港,聯手周邊共同打造貫穿粵港澳大灣區東岸發展的“大中軸”。以環中心公園和香蜜湖片區為“兩翼”,打造開放包容、宜商宜居、高質量發展的大灣區中央活力區。
聚焦創新驅動,是福田擁抱高質量發展的“捷徑”。福田提出對標“曼哈頓+硅谷”,推進打造以“CBD+高新區”為形態的經濟體系,強力推動福田率先進入5G時代,帶動人工智能、通訊技術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在福田高速發展。
在深圳成為先行示范區一周年之際,福田區委區政府堅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兩手抓,不斷強化中心城區核心引領作用,著力打造更具競爭力的區域性“國際金融中心”、更具輻射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更具軟實力的“文化教育中心”和更具影響力的“服務交流中心”,勇當深圳建設先行示范區排頭兵,在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上率先探索、勇當尖兵,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典范城區,為深圳發展提供更多“福田經驗”。
先行示范
高質量打造
“法治福田”高地
在78.6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2019年福田區常住人口達到166.29萬人。作為高密度城區,如何高質量管理是個大難題。
福田區建區30年以來,不斷推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各項措施深入基層,根據中心城區的現有條件與發展趨勢,以創建“平安福田”活動為契機,先行示范高質量打造“法治福田”高地。
福田力促各社區小區和城中村創建安全文明小區。南園街道巴登社區商業繁華,出租屋密集,流動人口占比超過95%,該社區借助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強大聲勢,下好管理治理“一盤棋”:
?執法協同,由南園派出所牽頭開展聯合行動,地毯式排查出租屋6103套,協助解決出租屋問題16起;
?資源協同,重視發揮網格員“信息導偵”作用,多部門聯手多資源整合,穩、準、狠、快地從嚴整治黃賭毒亂現;
?服務協同,與工會、婦聯、團委密切聯系,做好企業勞資雙方工資集體協商合同簽訂、困難職工救助,推進“兩新”組織團建,最大限度調動社會力量共同參加社會建設,在“小社區”構建“群團+”大格局。
福田巧用科技手段,為“法治福田” 賦能。通過小區各出入口加裝人臉識別探頭,實現監控全覆蓋,福田各小區的安全防范水平正不斷提高。此外,部分小區還進行了智能化服務平臺升級,用戶可通過“常服務”APP實現一鍵開門、投訴建議、維修報障、訪客通行等服務,有效提升小區管理智能化水平。安全、和諧的社區環境,進一步增強了福田小區居民的家園意識和安全文明意識。
福田區還推動城中村“舊貌換新顏”。水圍村將35棟統建居民樓及8000平方米街區改造成水圍1368國際街區,以莊氏遷徙水圍的時間1368年命名,既保留城鄉改革的歷史文化遺產,又突出本土傳統文化與國際化建設融合的特色,吸引大批外國人士、港澳人士以及各地游客前來休閑購物,成為深圳城中村文化的標桿和名片。一批組織健全、設施配套、治安秩序良好、環境優美整潔的安全文明小區在福田“遍地開花”。
在福田,司法也有監督,福田區人大常委會近日聽取和審議了區人民法院、區人民檢察院關于加強司法保障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工作專項工作報告,并開展專題詢問。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為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的法治化營商環境,福田區力促立法、執法、司法、守法等各環節同向發力、形成合力。
在福田區委區政府統籌推進下,福田先行示范高質量打造“法治福田”高地,努力朝著公平正義的民主法治典范城區奮勇前行。
先行先試
探索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從公共衛生、應急管理、社區治理等領域考驗全世界,福田區作為深圳的中心城區,在戰疫中率先破題,在疫情防控、復產復工、返校復課等方面大膽創新,既注重全局又看重局部,福田的健康驛站、人文防疫、集群戰役等做法,在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上先行先試探索出“福田經驗”。
早在1月8日,福田疾控中心率先發現并上報了廣東第一例“人傳人”病例、也是全省首起家庭聚集性病例,為廣東省防控工作提前拉響警報,使得廣東率先進入疫情戒備狀態,深圳也得以在全國率先布局聯防聯控。
案例的及時發現,得益于福田率全國之先打造“衛生強區、健康城區”,早在2012年,福田就大膽探索社康機構在分級診療、慢病管理乃至公共衛生等方面的創新空間,構建了高效率的基層公共衛生網絡,福田的日常流行病監控系統運轉高效而又靈敏,使得社康中心、福田區疾控中心率先捕捉了“人傳人”這一信息,為福田乃至深圳的疫情防控爭取了寶貴時間。
在疫情防控初期,福田區積極組織實施小區、城中村封閉式管理,開展進出車輛、進出人員、重點地區返深人員、發熱生病人員“四必查”,第一時間將重點地區人員轉送集中隔離點進行核酸檢測,實現了從“小區入口”到“隔離場所門口”再到“醫院門口”的閉環管理,有效切斷病毒傳染的源頭和途徑。福田區率先將集中隔離點用健康驛站的方式呈現,給予人們心理和精神極大慰藉,健康驛站的做法得以在全市推廣,為深圳抗擊疫情提供了福田經驗。
福田區數千名社區工作者、公安干警與2.3萬名醫務工作者一起,堅守健康驛站、奮戰在社區小區,為福田這座高密度城區筑起了一道堅固的“生命防線”。
得益于提級防疫,實現疫情防控見事早、行動快、措施實,福田區堅持上下聯動、精準防控,守好了“內嚴防擴散”主陣地;也得益于多年來搭建“法治福田”高地,推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各項措施深入基層,為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賦能。
為打造全球領先的城區公共衛生疫情防控治理體系,福田正積極借鑒世界先進城市經驗探索“韌性健康城區”,為完善國家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健全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作出有益探索、提供重要樣本。
為建成“民生幸福標桿”
作出福田示范
為慶祝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福田堅持“感恩改革開放,回饋福田市民”,福田區委區政府多次研究部署民生事業,要求解決老百姓的煩心事、揪心事,做好轄區企業、轄區居民“兩個服務”,并召******委常委會會議研究“福禮”項目。通過區政府精心研究謀劃、廣泛征求意見,最終推出33項誠意滿滿的十大“民生福禮”。
2020年8月24日,健康、優教、善育、頤養、安居、樂業、環境、關愛、擁軍、文體十大“民生福禮”正式推出,為60歲以上老人免費接種肺炎疫苗、增學位超20000個、擴公租及人才房3000套、打造10個社區公園20個居民共建花園……共33項惠民舉措大禮包送給福田居民。
今年十大“民生福禮”所有惠民舉措
原則上均集中在8月至10月完成
福田區“民生福禮”惠及轄區所有居民
彰顯了首善之區的擔當
福田率先在民生幸福保障上先行示范
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富裕的
民生幸福典范城區上又邁出一大步
在打造“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民生幸福標桿”的征途上,福田區為“健康中國”先行示范提供了“福田答案”。比照《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15項重大行動的2030年目標值,從健康知識普及到婦幼健康,從合理膳食到心腦血管疾病防治, 福田區已經率先領跑,目前福田區多項行動主要指標已提前11年完成,有的甚至遠遠高過2030年目標值。
福田作為深圳的中心城區,醫療資源密集,全市18家三甲醫院有7家在福田,全區千人醫生數4.78人,居全市首位,有效守護了市民健康。福田推出健康“福禮”,將提高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能力、深化家庭病床服務、新增5家社康機構等。目前,福田已啟動區屬醫院和疾控中心實驗室升級改造,實驗室改造完成后,核酸檢測能力將達到21000份/日,遠遠超過原定日檢測5000份的目標,進一步為市民健康保駕護航。
作為高密度城區,學位一直以來都是擺在福田教育面前的一道難題。針對學位需求增長快的問題,福田打出制度設計、學校建設、政策規范“組合拳”。今年,福田推出優教“福禮”,將完成10所高科技預制學校建設,合計新增學位15000個;完成梅香學校、福華小學、竹園小學、新洲小學、新沙小學、石廈學校小學部等6所新建及改擴建學校任務,合計新增學位5000個。未來三年內,將有效緩解福田區學位供給特別緊張的困難局面,實現全區義務教育學位有保障。
在“善育”上,福田努力構建學前教育公共服務新體系,打造“兒童友好型城區”,新增20間母嬰室,累計建成母嬰室100間,并錄入深圳市母嬰室百度地圖APP系統,方便群眾使用。
福田以打造“老有頤養”先行示范為目標,進一步深化老年人健康服務,不僅為社區常住65歲及以上老年人提供一次免費集中健康體檢服務,還為轄區60歲以上福田戶籍和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免費開展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接種。
今年福田將全面完成城中村綜合整治,為100個居民小區更換不合格供水管;實施“智慧安心菜籃”工程,打造8家A級“智慧管理農產品市場”。并配以環境“福禮”,打造10個社區公園、20個居民共建花園、實施33處重要路段和區域“夜路點亮”工程,全面優化市民居住環境。
目前,福田正緊緊瞄準“幼有善育、學有優教、勞有厚得、病有良醫、老有頤養、住有宜居、弱有眾扶”的目標,構建優質均衡的公共服務體系,建成全覆蓋可持續的社會保障體系,全面打造有溫度、可感受、可擁抱的“幸福福田”。
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
美麗中國典范城區
福田建區30年,堅持高起點規劃、高品質投入、高質量建設,生態環境得到了標志性的改善。在福田,人們可以在繁華都市中體驗詩意的棲居,切身感受中心城區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2019年,福田水環境達到了有記錄以來最好的水平,全市率先實現雨污分流全覆蓋,率先實現源頭暗涵清潔基流入河,率先建成荔枝湖污水零直排示范區,率先開展清潔護河行動,率先開展排水管理進小區示范,深圳河河口水質為1982年以來最優水質。空氣環境質量進一步穩定改善,PM2.5濃度連續6年優于國家二級標準。垃圾分類全面鋪開,實現樓層撤桶、定時定點投放、廚余垃圾集中收運三個100%。人居環境得到持續改善,95個社區全部獲評“四星級宜居社區”,詩園、景田北二街公園群等精品公園悉數建成,單位面積公園數量居全市首位。成功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為全國唯一獲評此殊榮的城市中心區。
樓下就是公園,出門即公園,目前,福田已形成以“市政公園+社區公園+綠化公園帶”為框架的公園集群,公園總數和密度位于全國同類中心城區前列。
福田,宛然成為一座覆蓋著“綠色森林”的現代化之城,綠意盎然,生機勃勃。如今,在福田這座喧囂的高密度現代化城區,人們可以感受“綠水林邊繞”的愜意,體會“綠樹村邊合”的閑趣,感悟“青草池塘處處蛙”的詩意。
值得一提的是,福田的“綠水青山”吸引了眾多金融總部企業扎堆福田,賦能福田最重要的支柱產業金融業。今年1-5月,福田區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余額均保持快速增長,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余額占全市比重超過三分之一,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余額占全市比重超過40%,支柱產業作用進一步凸顯。
福田的經濟發展與生態文明相得益彰,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句話的最好詮釋。在78.6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今年上半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嚴峻考驗和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環境,“30而立”的福田經濟逆勢增長,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225.76億元,增長2.0%,增速高于全市1.9個百分點。
為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典范城區,福田在可持續發展上先行示范。近期,福田全力建設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和香蜜湖新金融中心兩大核心新引擎,積極推進皇崗口岸重建、城市更新、軌道交通拆遷等項目,通過聚焦新基建、新消費、新科技、新制造,來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典范城區,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力促福田高質量發展當好先行示范排頭兵。
“30而立”的福田,
朝著打造高端高質高新的現代化經濟體系典范城區前行,率先在經濟高質量發展上先行示范;
朝著打造公平正義的民主法治典范城區奮勇前行,率先在法治建設上先行示范;
朝著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富裕的民生幸福典范城區奮勇前行,率先在民生幸福保障上先行示范;
朝著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典范城區奮勇前行,率先在可持續發展上先行示范……
眺望前路,新時代任重道遠
福田,勇當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排頭兵,高質量發展的宏偉藍圖已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