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來源: 深圳發布 信息提供日期:2021-03-22 瀏覽:712
■ 深圳特區報記者 竇延文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保障房就是“低端房”,而正在緊鑼密鼓建設中的深圳長圳公共住房項目,把人們這一固有印象完全顛覆。
在投資、用地條件有限的情況下,要把公共住房打造成高品質工程,難度不小,必須突破常規,在管理和技術上大膽創新。
作為目前全國在建規模最大的裝配式公共住房項目,長圳項目先行先試,堅持以人為本,住有宜居理念,探索全新建設管理模式,運用一系列頂尖前沿建造技術,打造新時期建設領域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國家示范工程和標桿工程。
記者近日現場采訪獲悉,長圳項目的高品質建造貫穿于建設管理、生產裝配、技術應用、房屋裝修、小區綠化、后期運維等全過程、全周期,體現在從大到墻體、樓板,小到欄桿、螺絲這些部件的設計、生產和安裝的每一個細節之中。
全新建設管理模式:
與國際通行的商業規則接軌
在光明區光僑路與科裕路交會處東北側,一個占地面積17萬多平方米的大型建筑工地正在熱火朝天施工中。3年前,這里還是一片空地,如今,24棟塔樓已經拔地而起,其中大多數塔樓已建到超過百米高。
這就是備受關注的長圳公共住房項目。記者了解到,該項目24棟超高層塔樓中最高52層、150米,最低30層、100米,目前,大多數塔樓施工已接近主體結構封頂。該項目預計于今年年底竣工交付,建成后將提供9672套高品質公共住房。
“如此巨大體量的項目建設,從開工到各塔樓主體結構接近封頂,僅用時不到3年時間。”該項目總承包單位中建科技公司項目總工程師杜飛介紹:“一般情況下,這么大規模的工程都要分幾期來建設,而這個項目卻是一步到位,項目主體、機電和裝修工程同步穿插施工。項目建設又快又好,得益于我們推行全新的工程總承包的建設模式。”
“在建設管理模式上,我們積極探索國際通行商業規則的管理制度,大膽探索‘基于建筑師負責制的EPC總承包+全過程工程咨詢’建設管理模式。”項目建設單位深圳市住房保障署總工程師何凱紅告訴記者,通過實施EPC總承包制,突破了原來的規劃設計、部品部件生產、施工管理之間互相分離的瓶頸,實現設計、生產、施工等各環節的統籌融合,打造了集約高效的新型建設管理模式,使工程質量和建設效率顯著提升。
全新工業化生產方式:
建筑主體構件在工廠智能化生產
主要構件在工廠生產,然后運到現場組裝——這種建筑業新興的工業化生產方式就是裝配式建筑。裝配式建筑采用標準化設計、工廠化生產、裝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智能化應用,是建筑業轉型升級、全面提升建筑品質的重要舉措。
6號塔樓主體為鋼結構,塔樓總高度約100米,地上共30層,目前已施工至第21層,工人們正在緊張進行此節鋼柱吊裝作業。
“這棟樓大量采用了預制樓梯、預制陽臺、預制掛板等,裝配率高達93.47%。”杜飛介紹,主體部件全部在工廠標準化智能化生產,然后現場組裝。各塔樓裝配率最低70%以上,最高達93.47%,與傳統施工模式相比,現場用工人數減少了五成以上。
記者通過中建科技遠程視頻系統看到,在構件廠預制構件生產區,一臺自動綁扎機器人正通過快換盤,精準快速地在不同工具間切換,進行搬運、抓取、傳送、綁扎等作業,動作十分靈活。
生產完成的主體構件運到工地現場裝配,組裝是否精準,各部件連接是否牢固,成為工程質量控制的一個關鍵環節。
為確保裝配施工質量,項目采用無人機的自動巡航監控管理。當一個樓層完成裝配施工后,一臺坦克形狀的點云三維測繪機器人開始上崗進行掃描檢測,其檢測精度可達到毫米級。智能技術的廣泛應用,是長圳項目工程質量穩定可控的重要保障。
頂尖前沿建造技術:
8大院士技術成果全部落地
把科技成果寫在大地上,讓科技成果轉變為人民群眾實實在在的紅利。長圳項目應用一大批頂尖前沿建造技術,引入8位院士技術成果落地,成為一大亮點。
6號塔樓是8大院士技術成果集成應用之地。記者在12層看到,在框架兩個立柱之間有一根右上與左下對角連接的鋼梁。“這根鋼梁應用了周福霖院士減震技術成果,其原理是發揮屈曲約束支撐作用,使框架在強震作用下受壓不會產生屈曲現象,減震效果顯著。”杜飛說,“即便發生7級地震,住在樓里的人也不用擔心。”
此外,孟建民院士本原設計技術、聶建國院士鋼和混凝土組合樓蓋技術、周緒紅院士鋼結構大框架體系技術、歐進萍院士減震裝置技術、肖緒文院士綠色施工和免模施工技術、丁烈云院士智慧安全工地技術、江億院士建筑分布式蓄電和全直流供電技術,也已經全部在這里落地實施。
據悉,長圳項目共示范落地了16個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的49項關鍵技術成果,并開展專題研究20項。
全新人性化居住體驗:
優化陽臺設計拓展幸福空間
長圳項目處處體現以服務人的幸福生活這一初心,全方位提升房屋質量和居住體驗,努力讓住戶有更高品質的獲得感。
在一間80平方米樣板房,記者看到,房間寬敞明亮,裝修呈淺色調,處處彰顯品質感。洗手間、廚房基本設施安裝到位,全屋地磚和地板已經鋪就,住戶可拎包入住。該項目采用裝配式裝修,選用綠色健康的裝修材料,實施規模化生產、流水式安裝,從源頭杜絕裝修材料中化學物質的危害,讓住戶入住無憂。
房間的隔墻也是裝配式建造,墻面看上去就像貼了墻布,很有檔次。由于墻體比傳統澆筑的要薄了很多,使房間套內面積增大了。此外,后續還可以根據需要任意調整房間結構。
打造高品質精品工程,就是要在細節上多下功夫,讓住戶享受到性價比高的匠心工程。
記者注意到,戶內陽臺欄桿設計與眾不同,別具匠心。欄桿下部呈現一個向外凸出的彎形,里面方便擺放花盆,且不占用陽臺使用面積。
“現在人們對居住空間內的綠化需求越來越強烈。常見室內的花池陽臺,占用了部分室內的陽臺面積,壓縮了戶主的生活空間。而室外的花池陽臺又存在著巨大的安全隱患。”何凱紅介紹,針對以往陽臺欄桿不安全及易生銹等問題,進行了專題研究,自主研發了這一立桿采用折線設計,底桿采用特殊材質,底桿與立桿接口處進行了特別處理的裝配式欄桿。既方便安全養花,又不多占陽臺面積,還最大程度耐腐防銹,非常人性與貼心。
在房屋后續管理方面,長圳項目將交付給業主一個數字化的住宅使用說明書,借助VR技術,可以看到虛擬各項隱蔽工程及其建造信息,便于住戶使用。
長圳項目還是全國首個將裝配式技術應用于小區園林的項目,小區景觀更具個性氣質與風采。此外,小區教育、商業和交通等配套齊全,地鐵站與小區無縫接駁,風雨連廊直通每棟樓的大堂。
“不但有住的,還要住得好”。今年,深圳將進一步加大住房供應,全年計劃建設籌集公共住房8萬套,供應3.5萬套,讓更多市民圓安居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