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來源: 深圳建筑業協會 信息提供日期:2007-08-08 瀏覽:2070
根據這一司法解釋,當事人未選擇合同爭議應適用的法律的,適用與合同有最密切聯系的國家或者地區的法律。人民法院根據最密切聯系原則確定合同爭議應適用的法律時,應根據合同的特殊性質,以及某一方當事人履行的義務最能體現合同的本質特性等因素,確定與合同有最密切聯系的國家或者地區的法律作為合同的準據法。
司法解釋進一步明確了17種合同爭議應適用法律的具體情形:買賣合同,適用合同訂立時賣方住所地法,如果合同是在買方住所地談判并訂立的,或者合同明確規定賣方須在買方住所地履行交貨義務的,適用買方住所地法;來料加工、來件裝配以及其他各種加工承攬合同,適用加工承攬人住所地法;成套設備供應合同,適用設備安裝地法;不動產買賣、租賃或者抵押合同,適用不動產所在地法;動產租賃合同,適用出租人住所地法;動產質押合同,適用質權人住所地法;借款合同,適用貸款人住所地法;保險合同,適用保險人住所地法;融資租賃合同,適用承租人住所地法;建設工程合同,適用建設工程所在地法;倉儲、保管合同,適用倉儲、保管人住所地法;保證合同,適用保證人住所地法;委托合同,適用受托人住所地法;債券的發行、銷售和轉讓合同,分別適用債券發行地法、債券銷售地法和債券轉讓地法;拍賣合同,適用拍賣舉行地法;行紀合同,適用行紀人住所地法;居間合同,適用居間人住所地法。
司法解釋同時規定,如果上述合同明顯與另一國家或者地區有更密切聯系的,適用該另一國家或者地區的法律。
根據司法解釋的規定,當事人規避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行為,不發生適用外國法律的效力,該合同爭議應當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適用外國法律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公共利益的,該外國法律不予適用,而應當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
司法解釋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履行的下列合同,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合同;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合同;中外合作勘探、開發自然資源合同;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外商獨資企業股份轉讓合同;外國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承包經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設立的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的合同;外國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購買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非外商投資企業股東的股權的合同;外國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購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非外商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增資的合同;外國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購買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非外商投資企業資產的合同;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的其他合同。
司法解釋還明確,涉及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的民事或商事合同的法律適用,參照本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