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來源: 金羊網 信息提供日期:2007-10-18 瀏覽:1385
曾經有業內人士向記者爆料,長期以來,由于工程檢測市場的放開,加上準入門檻的偏低,造成行業混亂的現象在廣東時有出現。規范工程檢測市場,成為業界共同呼聲。正如東莞市建設局副局長許斌所說,檢測市場如果控制不好,質量監督由于缺乏依據,就會變成一句空話。
因此,加強對工程質量檢測機構的管理,是東莞市建設局近年來的工作重心之一。今年以來,該局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要求,對在莞從業檢測機構開展了多種形式的監督檢查,并已完成工程質量檢測機構登記。到目前為止,已組織專門人員對檢測機構現場檢測情況進行隨機抽查60余次。與此同時,還根據各檢測機構的現場檢查情況和客戶反饋意見,實行差異化管理,對檢查中發現問題較多的檢測機構加大抽查的頻次。
為確保檢測報告的客觀公正,東莞市建設局還實行了報告登記備案制度。在登記備案時,對每項報告簽字蓋章情況、檢測數量和檢測方案完成情況、報告結論的完整性以及是否嚴格執行檢測申報制度等進行監督檢查,對發現的問題及時提出整改要求。截至目前,共完成各類檢測報告登記備案5000多份。
在加強檢測機構的監督管理基礎上,東莞市建設局順利實現了建筑工程質量管理的制度建設。嚴格實行混凝土結構抽芯制度。對納入質量監督的工程要求必須進行結構實體混凝土抽檢,檢測合格后才能進行主體結構驗收。經過10多年的堅持努力,這項工作如今已取得可喜成績,合格率從最初的60~70%上升到現在的95%;嚴格實行地基基礎檢測制度,對納入質量監督的工程要求必須地基基礎檢測合格后才能進行上部施工,確保建筑基礎質量;嚴格實行材料送檢及監督抽檢制度。控制進入施工現場的建筑材料質量,除要求按有關規范、標準進行送檢外,質檢機構還對進場材料進行監督抽查,確保只有合格材料才能使用到建筑上。在質量安全季度檢中,對抽檢工程的主要原材料進行抽查,抽查情況向社會公布。